本版抗癌食物主持:南兆旭
   南兆旭/文
   400年前,一對周姓夫婦為躲避戰亂,從福建一鼎曜製冰機路走到大鵬半島的南澳,最後,在七娘山北側山腰上一片面海的平地上落腳,開荒建屋,種田捕魚,繁衍子孫。
   1926年,村裡人建起堅實厚重的石板橋,取名為“三盛橋”,如今,溪水依室內設計然從橋下潺潺流過,過橋的人卻已寥寥無幾,石板上佈滿青苔,雜草和灌木已將石板路完全淹沒。
   19固態硬碟36年,遠走美國的親人寄回錢來,在高嶺村建起深圳歷史上的第一套自來水系統,水源是七娘山清澈甘甜的山泉,水管是由香港買來的銅管,時光伴著清泉流淌了近80年——可惜的是,到了21世紀,被人盜走當廢銅賣掉了。
   上世紀40年代,日本人入侵,盜賊橫行,富庶建築設計一方的高嶺村為了保護家園,在村口建起碉樓,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,碉樓上的槍眼如今依然虎視眈眈地盯著從山底進村的唯一一個路口。
   ……
   歲月流金,滄海桑田,1987年,又是在海外華僑親人同鄉的建議下,高嶺村在山腳臨海處買下地皮,集體搬遷下山,重建家園,半山腰上祖祖輩輩留下的老屋甚至室內擺設就此“定格”,成了深圳一個荒無一人,荒草、野花、蝙蝠、壁虎當家的村莊。
   鄉村裡的無邊風月
   撥開藤木的纏繞,在高嶺村荒頹的老牆上,會發現 “蟲二”兩個大字。這是繁體漢字“風月”二字拆去邊框所得,意為“風月無邊”。
   “蟲二”兩字較為著名的一處刻在杭州西湖湖心亭石碑上,為清朝乾隆皇帝手書,另一處刻在泰山萬仙樓北側,是清光緒年間才子劉廷桂題鐫√在民居上寓意“風月無邊”的“蟲二”,現在我所知的只有這個中國南海邊小村莊獨有。深圳原住民早年生活之情調,風氣之開放,可見一斑。
   人們搬走了它們安了家
   1987年,村民開始從生活了數百年的高嶺村整體搬遷到山下的高嶺新村,到1992年後,大部分房屋處於無人居住的廢棄狀態。20多年的風雨侵蝕、人為破壞,讓這個溫馨雅緻的嶺南老村變得破敗荒涼,幾乎成了一個適合拍恐怖片的場所。
   因為人跡罕至,那些大大小小的屋子開始有一些小動物們入住。在市區,現代住房的式樣與建築材料的改變,讓許多曾和人類結伴居住的小生靈失去了它們棲身的家園,像繞梁的燕子、出沒的壁虎,屋後的蜂窩、羞怯的蝙蝠……都已難覓蹤跡。但在空曠寂寥的高嶺村,這些和人類若即若離的小生命都來安了家。
   幽暗的屋子裡,蜾蠃(音:guǒ luǒ)在昔日人們懸掛物品的鐵絲上為自己的後代搭蓋了房子。蜾蠃又叫土蜂、細腰蜂,是寄生蜂的一種。它平時並沒有固定住所,自由自在,只在產卵時會銜泥蓋起這樣的巢穴。雌蜂在巢中產下一卵,用絲懸在巢內。還會捕捉一些幼蟲,用尾針蜇刺,獵物就被麻醉了,但是仍活著,不會腐爛,蜾蠃的幼蟲孵出後,就可以吃到新鮮的食物。到了把存糧吃完時,它也長大了,就會穿破泥房飛去。
   比較悲催的是:在《詩經·小雅·小苑》中有 “螟蛉有子,蜾蠃負之” 的詩句,是說有一種叫蜾蠃的小蟲,只有雄的,沒有雌的,只好把螟蛉銜回窩內當做自己的孩子撫養。以訛傳訛,導致古文中把收養的義子稱為“螟蛉之子”,“察物未精”的先祖們哪裡想得到蜾蠃“收養”的正是自己後代的“食物”。
   互動
   @息啼H:很喜歡你的晶報專版,讀得很感動。好文章,好感悟。
   @花見-:現在已經看到很多垃圾了,希望大家多愛護這最後的山林(編者註:指的是七娘山,下同)
   @晉東南zj:我覺得,參照休漁期的做法,搞個休山期可以考慮!
   @不青不白:拒絕開發,留一片凈土!  (原標題:風月無邊高嶺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h42mhfxf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